日前,德辅大律师事务所(Des Voeux Chambers)非常荣幸受钱伯斯邀请,为2025年大中华区法律指南撰写商事争议解决(香港大律师)部分(Great China Region 2025 – Commercial Dispute Resolution: The Bar)的领域概述。
本文概述2024年香港和大中华地区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主要发展,深入探讨监管政策改革和经济复苏等外部环境改变将如何影响大中华地区的商事争议。每项发展都为法律专业人士、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争端解决领先中心的地位。
德辅大律师事务所多年来在香港商业争议解决领域受到业界广泛认可,2025年德辅荣获《钱伯斯大中华区法律指南》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第一等级(Band 1)”大律师事务所,多位德辅成员亦上榜该榜单,上榜人数占该榜单38%。
请点击此处查看《2025年钱伯斯大中华区法律指南》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香港大律师榜单:https://chambers.com/legal-rankings/commercial-dispute-resolution-the-bar-china-116:3072:60:2?l=en-GB
详情请查看德辅成员在商事法领域的专业实务:https://www.dvc.hk/practice-areas/commercial-law
以下为中文版本,供大中华地区读者参考。
2025大中华区法律指南:商事争议解决领域概览(香港大律师篇)
引言
2024年对商事争议解决领域而言是振奋人心的一年,体现为既有规则的发展与监管改革,旨在强化香港与大中华地区的商业联系与贸易往来。这些改革不仅促进本地企业的增长与发展,亦借由一系列渐进但稳健的举措,增进香港与国际商业实体之间的联系,为贸易和商事争议解决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情况
2024年,得益于旅游业的反弹、金融业的稳健表现以及新的政府举措的推动,香港经济逐渐展现出复苏的迹象。香港劳动力市场保持弹性,通胀率保持温和态势,全年大部分时间维持在0.8%至1.2%的区间。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商业活动在2024年亦呈现增长趋势,例如,美的集团近期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约40亿港元。
尽管如此,香港经济仍存在增长空间。2024年前9个月,香港商业地产投资额约达340亿港元,系2008年以来同期的次低水平。在2024年的数据中,超过一半的数据来自于过度负债的借款人或银行出售的不良资产。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亦同比增长4.8%。为支撑消费、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政府在财政和金融领域出台了多项政策激励措施。在此背景下,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预计中国将达成其2024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尽管国际贸易受到干扰并出现失衡,中国经济仍保持在正常发展的轨道上,并有望在2025年持续呈现增长态势。
主要发展
如下三项重要发展有望在2025年对香港和大中华地区的商事争议解决领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其中包括若干新举措,以及现有项目及计划的重要发展。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发布新的仲裁规则
2024年5月3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正式发布新版《机构仲裁规则》(下称“《规则》”),该《规则》自2024年6月1日起生效。此次修订的《规则》旨在提升仲裁程序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广泛降低仲裁成本。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根据多份合同启动单一仲裁程序的规则效率得以提升——这些规则涉及仲裁员的指定、仲裁费用确定标准的调整以及对简易程序适用标准的放宽。
此外,香港根据《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向内地法院提交的临时救济措施申请通常能够获得成功。截至2024年12月10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已就143宗申请出具受理函,要求保全的资产总值达340亿元人民币。新实施的立法框架令香港与内地法院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包括最近生效的《内地民商事判决(相互强制执行)条例》(第645章)——该条例允许香港与内地相互强制执行民商事判决。
选择《规则》作为仲裁协议依据的企业可以在香港和大中华地区获得诸多益处。其中,成本缩减无疑是主要的优势,而能够持续通过单一仲裁和简易程序高效处理案件也是适用《规则》的显著优势之一。此外,香港法院普遍支持仲裁的态度亦吸引了众多倾向选择香港作为国际仲裁地的当事人。2024年,尤其是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发布新修订的《规则》后,香港在国际仲裁中作为仲裁地的地位更加稳固。
“一带一路”的重大里程碑
2024年9月,第九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这标志着随着疫情后经济形势的回暖,商业活动逐步复苏。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论坛聚焦新兴市场,致力发掘“一带一路”框架下市场发展的新机遇,为超过280个投资项目举办了800余场一对一项目对接会。不仅如此,本次论坛共达成25份合作备忘录,这一数字创历届新高,其中4份为政府合作,21份为商贸合作,涵盖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巴林、科威特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地的政府机构及企业。此外,论坛的一大亮点在于深入探讨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角色与定位。
本次论坛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展望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认可。印尼司法人权部法律行政事务司司长Cahyo R Muzhar先生强调,香港的争议解决机制为印尼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尤其在印尼寻求发展家族办公室和社会企业领域之际。这与香港为促进家族办公室在其司法管辖区蓬勃发展所采取的举措是一致的,即确保争议解决程序和机制的安全可靠以及提供税收优惠。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女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商务部将支持并拓展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空间,进一步连接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经济体。她亦强调,商务部将加快支持香港同其他司法管辖区签署更多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这次高峰论坛的成果对商界影响深远。首先,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及其对香港在推动跨境商贸合作方面角色与定位的认可,为香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与其他市场的关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能源、运输、城市发展、创新、科技和物流基础设施等行业,而参与本次论坛的大部分企业正是来自这些行业。其次,重点确保香港建立高效的商事争议解决机制,这一举措将鼓励企业鉴于香港具备完善的法律保护和机制,缔结以香港法为准据法和指定香港为司法管辖区的协议。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核心作用得到认可,将促使更多争议选择在香港解决,这无疑预示着香港商事争议解决领域发展的蓬勃态势。
加密货币与合规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加密货币的发展及配套合规政策的完善,无疑将成为未来数年间的焦点话题。在此背景下,香港致力于通过持续颁布新的法律法规,打造一个能够增强加密货币交易信心并推动其发展的国际平台。
2024年12月6日,香港正式公布《稳定币条例草案》,旨在订立法币挂钩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并授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必要的调查、监督和执法权力。金管局还进一步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名单内机构均展示了在香港发展稳定币发行业务的真实意愿,并表示在“沙盒”下的拟议运作将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在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表示愿意认可基金投资虚拟资产后,虚拟资产 ETF已于202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香港法院同样在关于加密货币争议的案件中提供了重要指导和见解。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此前在Re Gatecoin Ltd一案中确认,加密货币实际上被归类为“财产”,可以成为信托的标的。不仅如此,香港法院在Mantra Dao Inc一案中也认定,有必要强制披露加密货币行业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金融平台相关的财务记录和账簿。
与此同时,中国外汇管理局(“外管局”)也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采取了新举措。外管局出台的新规定明确要求银行对包括加密货币交易在内的风险交易进行标记,并要求银行制定覆盖这些实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限制向该等实体提供部分服务。这些新规定的核心目的在于防止通过加密货币交易规避国家的外汇管制。尽管如此,市场仍希望香港当局能够对加密货币和/或虚拟资产实施多层次审查,以此为内地加密货币交易增设一层保障,进而增强市场信心。
在此背景下,数字资产和合规领域的法律专业人员数量预计将迎来增长,加密货币行业的企业前景依然向好。
结论
尽管进展相对缓慢,香港及大中华地区正逐渐稳步恢复到疫情前的商业活动水平。无论是拓展熟悉的市场,还是探索新兴领域的机遇,商业市场和法律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